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文明與心靈安適
莊子在<天地篇>講了一個故事,子貢南遊楚國返程途經漢水南岸,看見一位老人正抱著盛滿井水的甕澆菜,非常辛苦,於是好心建議使用一個打水的機械裝置;這老人卻回說,他聽老師教導:"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無法保持純淨狀態),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也(就無法體驗大道了)。"
這個故事乍聽之下,似是提倡一種"反文明"或"反進步"之道,尤其現今是手機掛帥、4G網聯的時代,這難道不是"食古不化"嗎? 其實不然,這個故事的中心思想,在強調"保持內心完整與單純"生活的重要性。
今年開春以來乾旱嚴重,水情吃緊,新北市已實施第三階段的"供五停二"措施,許多民眾隨即感受到生活上的不便而有所抱怨;一位朋友前陣子拋出一個問題,如果現在因為缺電,政策必須限制我們的電器使用,每戶僅能選擇使用二樣電器,你會如何選擇呢?
我們有幸生在科技進步的時代,但也因為如此,我們是不是漸漸地或甚至已五穀不分、四肢不勤了呢? 我們的注意力是不是愈來愈在乎外在的及表面的東西,而忽略了我們的內心或遺忘了自己? 科技帶來方便,但不可避免的,也帶來我們感官上的速食消化,人際關係的真誠是不是亦少了許多呢?
我想莊子這則故事的本意,在於強調生活的質地,不應受制於利器的存在,而應隨時觀照我們的內心(心靈的安適);人世間一切本來就充滿變化,人無論想再怎麼改變,終還是在整體的道之中。
(謹參考 傅佩榮的<原來莊子這樣說>)
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人生的探討-1
"人生的意義為何 ? "這是很多人終其一生參不透的問題。佛家提出"靈魂轉世與輪迴"的概念,似乎給了芸芸眾生面對個人命運波折的一個解釋,很多人藉此而能夠安在當下;且人必須透過修行覺悟,才能擺脫六道輪迴之苦。 基督教相信上帝造人並賦予靈魂,人死後必須接受審判,決定最終去天堂或地獄的歸宿,但上帝有博大的愛,只要人真心懺悔,隨時有贖罪的機會。中國的道家,提出天地和萬物均源自於"道","物壯則老",人的生與死如同日昇月落,是自然變化的一環,因此,人若能悟道,就不會被世間的變化所困,而活得快樂逍遙。儒家基本上相信有個主宰之天,而人在世上必須知天命及順天命而行,其主張人性向善,可"透過教育啟發內在的覺悟"而行善,以完成人的使命;對於鬼神,也是肯定其存在性,並保持敬而遠之的態度,另重視孝道和祭祀,俾使生命和心靈獲得安頓。
看來,道家反而是不講死後的世界和靈魂的歸宿,注重的是此生的把握。<莊子-列禦寇>談到,莊子臨終時,告訴弟子:"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壁,星辰為珠璣,萬物為齎送(陪葬之意)。",他的弟子擔心老師曝屍於野,會被烏鴉與老鷹吞食,莊子卻回答說:在地上會被烏鴉與老鷹吃掉,在地下一樣會被螻蟻食,你們的做法不是有所偏心嗎? 可見,道家認為一切都由道而來,終將回歸於道,沒有什麼好擔心的,應該重視此生應如何地生活。
在道家的學說中,人世是怎樣的情況呢? 老子提出人世的一切是"相對"的,如:生滅、美醜、利害、難易、長短、高下等等;此外,人間充斥著"相反相成"的定律,如同站得低才跳得高,杯子空了才可能裝得下水一樣;因此,站在道的整體角度來看,生命中發生的好與壞,只是一時的擺盪,終究會回歸平衡,人在當下應避免陷入執著和計較的胡同,而應換個角度,接納或甚至欣賞之。
有人可能會說,道家的觀念似乎過度消極了吧! 其實不然,老子提出的"濁以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及"敝而新成"等概念,反而是教人要把握每天好好地過日子,不要被世俗表面的現象給迷惑,當事事混濁時,只要保持平(安)靜,自然會漸漸澄清;當面臨萬事俱灰的處境時,只要慢慢地活動起來,就會顯現生機;任何成就都不該自滿,只要當作是一個階段而已,並隨時有重新開始的心態,不斷地繼續往前走。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讀傅佩榮="原來莊子這麼說" (修養篇)
莊子用"庖丁解牛"(養身篇)、"痀僂承蜩"(達生篇)、"大馬捶鉤"(知北遊)、"梓慶為鐻"(達生篇)等四個寓言故事,說明任何出神入化的技術或技藝,都是需要經過<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的修練過程,並傳達了活在當下、順其自然、因而樂在其中的人生哲學。
- "庖丁解牛"(養身篇):庖丁為文惠君宰牛,肢體動作猶如表演一齣舞蹈,聲音則如演奏一曲樂章,讓文惠君看得目瞪口呆。庖丁說:一開始宰牛時,所見到的是一整隻牛;三年之後,就不再見到完整的牛;現在則是以心神去接觸牛,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牛,也就是<觀知止而神欲行>。他將技術提升至藝術的層次,最關鍵的道理就是<依乎天理>和<因其固然>,天理就是自然的條理,固然則是本來的樣子。這個故事說到這裡,更讓人驚訝的是文惠君竟然下了一個結論:我聽了庖丁之言,體悟到了養身的道理了。甚麼道理呢? 養身切忌刻意,只要把握<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八字真言。
- "痀僂承蜩"(達生篇):孔子見到楚國一位駝背的老人黏蟬技術猶如撿東西一般容易,遂向渠請教;老人說:首先在竹竿上放二顆彈丸,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不會掉下來,然後放三個彈丸,一直到放五個彈丸也掉不下來時,黏蟬就好像撿東西一樣了;另外黏蟬時,身體要像枯樹幹,手臂如同樹上枯枝,天地雖大,萬物雖多,但察覺的只有蟬翼。孔子聽後回頭對弟子說了:<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 "大馬捶鉤"(知北遊):大司馬家有個做腰帶鉤的人,已經八十歲了,所做的帶鉤沒有絲毫差錯。問其原因,他說從二十歲就喜歡做帶鉤,<於物無視也,非鉤無察也>,對別的東西根本不看,不是帶鉤就不仔細觀察。這個故事似乎說明了,精通一門技藝,必須專注到忽視其他萬物的程度,但是最後捶鉤者卻說了<而況乎無不用者乎!>,指無所不用心的人,萬物怎能不助成他呢? 反而是提醒我們對自己專長的技藝也須一併忽視、化解,如果依然有所執,則難以達到逍遙的境界。
- "梓慶為鐻"(達生篇):凡是見過梓慶製作的鐘架,都驚歎是"鬼斧神工",他的祕訣是,做鐘架前,從不敢損耗力氣,<必齋以靜心>,先層層化解工作本身以外的考慮;然後深入山林,觀察樹木的自然本性,遇到型態適當的,好像看到現成的鐘架,才動手加工,這是<以天合天>以自然去配合自然的緣故吧!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