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道家的宗教向度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是天下萬物的共同的根源。後來,莊子也說:"道"是"自本自根",造就了鬼神與上帝,並產生了天和地。
老子又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為什麼可以在道、天、地之後也是"大"呢?因為自然界裡只有人可能悟道,人若能覺悟,人生將變得不同,就不會被世間的遭遇痛苦所羈困,才能達到"魚相忘於江湖"(莊子以江湖比喻"道",人在道中的快樂自在,就猶如魚悠游相忘於江湖一樣)、"乘物以遊心"(順著萬物的自然狀態,讓心神自在地遨遊)的境界。從此來看,道家的思想雖沒有宗教內涵,卻有類似宗教界所追求靈性與精神超越的向度。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主要是針對當時的統治階層,希望他們能夠成為聖人(悟道的統治者);一世紀以後繼承老子學說的莊子,相對地則屬於貧困階級,可是<莊子>一書中,卻處處看到莊子安適自在的生活哲學,以及能夠欣賞萬物大美的超然胸懷。
此外,莊子常強調死與生日夜的交替一樣,是自然的現象,人是無法干預的!因此,為何不把身體看作是天地讓我有所寄託,然後用生活讓我勞苦,至老年讓我安逸,最後用死亡讓我休息呢?人的存在既來自"道",道妥善安排了我的生,自然也會安排好我的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所以何必日夜擔憂呢!這也是所有宗教最重視的生死問題,只有"道家"可以提供最佳的解答。

參考:台大開放講堂 "宗教哲學" (傅佩榮教授)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2S202/14

2016年5月29日 星期日

才全而德不形


<莊子>裡有一則故事:魯哀公有次向孔子提到一個名叫哀骀它的人,長相奇醜無比,而且無權無財,但與他相處過的男子均對他思慕不已;見過他的女子也都表示希望成為他的妻妾,魯哀公感到好奇,於是將他召進宮來,一看之下,這人果然相貌醜陋,但與他相處不到一個月,就對他很欣賞,不到一年就對他非常信任,甚至希望讓他擔任主政大臣,但哀骀它先是說些推辭的話,不久就離開了魯國。之後,魯哀公感到悵然若失,就像再也找不到可以同樂分憂的人了!
孔子回答說,這是一個"才全而德不形"的人呀!接著,孔子對於何謂"才全"與"德不形"?有進一步的講解。
世上所見的死生、窮達、貧富、毀譽等等相對的真實,就像白天黑夜的輪轉,以人的智慧是無法知道其緣由的,所謂"才全"的人,當他們面對一切的遭遇,總能保持內在的愉悅與通達,好像四時的自然運轉係源自其心中一樣。而"德不形"的人,他們內心總能夠有一種持守,不會被外物(相對的真實)所動,有如靜止的水一樣和諧而完美。這種人自然讓萬物喜歡親近且不願離開。
傅佩榮講解這段時,強調莊子常提到的"德",其實與"得"是相通的,也就是萬物從"道"所獲得的本性及稟賦;因為人均來自道,本質上並無差別,就像人的外表美醜,並不等同於他們內在的美醜,所以對人不應該有差別待遇。我們若看自然界,除了人以外,沒有任何動物會抱怨或相互羨慕的,羊就安心做羊,獅子就安心做獅子;因此,人面對一切的遭遇,要當作"不得已"而"安之若命",如此保持隨順自然的心,別人與你相處不會感到壓力,就和與自己相處一樣,自然會想與你親近了!


參考:趨勢教育基進會傅佩榮談"莊子內篇" 
http://www.trend.org/event/classical/zhuangzi/index.html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自然如此


人生很多苦惱常來自"看不開"、"放不下",除了對有形的東西如財富外,無形的情緒、觀念、成見等,更是讓人減不斷,理還亂啊!
<莊子>的[養生主]篇探討的並非世俗在意的養生問題(即養護形體),而是有關在人世間如何安時處順(安於時機並順應變化)的智慧,整篇有幾個非常著名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等;其中有一則很短的故事,讀起來有點荒謬,卻有深奧的含意。故事是有一個叫公文軒的人,見到一位獨腳人,感到很驚訝,於是問旁邊的右師(官名):"這個人為什麼會斷去一隻腳,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右師回答:"當然是自然的,不是人為的;天生使他只有一隻腳,而人的形貌應該有兩隻腳的;所以知道這是自然的,而非人為的"。
我們在別人的眼中或我們所見過的每個人,都是經歷各種遭遇後變成現在的樣子(包括:個性等),換句話說,均非自然的;其他事物也是如此,都是經過人為之後才有現在的狀態與功能;因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應該接受所有已經發生的事實,把現狀都看成是自然的,不要執著於這個人/物原來或過去是怎麼樣的,而想刻意地去改變事實!

參考:趨勢教育基進會傅佩榮談"莊子內篇" 

http://www.trend.org/event/classical/zhuangzi/index.html


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信仰的真諦

     
自然界裡人類的存在,原本就是個奇妙又神秘的問題,而萬物之中,唯有人類可以思考,有自由意志,具有創造力,但是終究無法擺脫命運與生命的極限
從哲學的角度分析,人的生命可分為身、心和靈三個層次;"身"具有排他性,如:我坐了這個位置,別人就無法坐了。"心"是認知、情感與意志,但所有人的心一定是從對自己好的角度出發(即英文self-regarding的意思);雖然人有心透過溝通,是可以達成共識的,不過因文化、政治、理念等差異,還是只能形成各個不同的群體。唯有到達"靈"的層次,才可能沒有界線,打成一片;因此,所有宗教的發展都必須訴諸靈的層次,如:佛教所說的"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等。
"信仰"是看到人生的痛苦、罪惡、死亡等,相信有一個超越界的力量,可以讓"公正"體現,讓靈可以得到安息。但是,世上不公不義的事情時常發生,公平與正義也不會因為信仰而獲得落實,所以難免讓人質疑,所信仰的造物者、上帝等為什麼無法關照信徒或伸出援手呢?所以,宗教一定會將所有的報應延伸至死亡以後,靈魂將就生前所為接受公正的審判或業報輪迴。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道德經驗(即善惡報應)要在世間實現的話,必須有三個假設成立,包括:人有靈魂、人有自由、以及上帝存在。依據猶太教(天主教與基督教的前身)舊約聖經,上帝按其形象(image)造人,人因此有了良知與理性,但人因為有自由意志,會做出選擇,如果選擇弄錯了目標,並且向下沉淪,就有了罪(sin);因為上帝博愛,透過宗教的某種儀式(如:禱告、團契等),讓人可以懺悔及獲得赦免,而得到重新出發的機會。
人看待自己的生命,可以選擇相信或不相信"超越界"的存在,但是如果選擇相信時,較能從生命脆弱與無常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且因為相信靈魂最終能夠得到救贖或赦免,面對身體的死亡時就不會畏懼。
不過,"如何信"比"信什麼"來得重要,信仰是人與神或上帝(即超越力量或超越界)之間的關係,而"關係"不是說信而已,而是能夠實行超越界的精神,必須靠行為的改變來證明或體現信仰的力量;包括道德上的提升、價值觀的調整、靈性上的淨化等,所以生命因此有了整體的改變。

參考:台大開放講堂 "宗教哲學" (傅佩榮教授)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2S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