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31日 星期一

質與文



        昨晚聽<易中天品三國>講壇,提到一個故事相當有趣。話說東漢王朝在魏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持下,早就名存實亡了;雖然曹操有生之年並未實行篡漢的行動,但由於魏國聲勢如日中天,改朝換代只是遲早的事。
        為了魏國的永續問題,曹操晚年對於選立王儲的問題煞費苦心;依據古人立儲的原則,首為立嫡,其次為立長、立賢與立愛。據說曹操共有15個老婆和生了25個兒子,當時正室為卞夫人,她所生的3個兒子,包括:曹丕、曹彰與曹植,均具接班資格;曹彰因為志在沙場及當個大將軍,故很快就出局了;曹植從小就具詩賦文采,頗受曹操疼愛;曹丕為嫡長子,文采雖不如曹植,但亦擅武藝,可說是文武雙全。根據<三國志>對二人性格的評論: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而曹丕是"御之以術,矯情自飾"。
        當時,曹操為了立王儲的事情,曾經密函詢問大臣的意見;包括崔琰、賈詡等,均主張應該立嫡長子。而二個兒子身邊亦有謀士幫襯,希望為主子爭取太子的地位。
        有一次,曹操親率軍隊遠征,在文武百官送行時,曹植洋洋灑灑朗誦了一篇歌功頌德的詩賦,獲得滿堂喝采;另一方面,由於曹丕的文章向來不如曹植,謀士吳質就告訴曹丕:"王當行,流涕可也。";於是,當曹植朗誦完他的大作之後,曹丕立即撲倒在地,痛哭流涕,表達對於父親遠征的不捨和擔憂,曹操與周遭的臣子民眾均深被曹丕的孝心所感動,亦同聲痛哭,等到大家心情平復後,曹植的大作早就被遺忘得一乾二淨了。
        歷史也證明了,曹丕後來成為魏國的接班人;這個故事以結果論成敗似有欠公允,但是以曹操之老謀深算,他在選擇接班人時,自然不會只考慮詩賦能力及人緣而已,具有政治視野與統御能力才是最主要的條件。但是,這個故事也另外說明了一點:"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是最樸質的東西;所謂<素樸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人心最重視的甚麼?其實很簡單,無需太華麗或刻意的舉動,只有真誠質樸的情感才最能打動人心。謀士吳質幫助曹丕達陣的關鍵,就在於清楚了解人性。
        孔子說過:"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篇>。質指質樸醇厚,文為後天習得的文飾;若質勝於文(未受適當教育),就會顯得粗野,文勝於質,則又易流於虛浮(婉轉而不真誠),所以二者必須搭配得宜。這個故事未盡符合孔子的原意,但仍可透過這個故事,使我們更了解"質"與"文"的關係。
        此外,論語顏淵篇裡也有一段有關子貢詮釋"文"飾的重要性;他用了二個比喻:"駟不及舌"(即所謂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以及"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如果去掉文飾的話,虎豹的皮與犬羊的皮就沒有差別),說明人活在世界上,除了質樸之外,還需要文飾和透過學習,否則就"言之無文,行之不遠"了。
        葉嘉瑩講唐詩時,亦參用過論語有關"文質彬彬"的概念。她說:甚麼是成功的好詩?第一重要的是要有情動於中的一種感發的生命(屬於質);第二就是要能夠把這種感發的生命表達得恰到好處(屬於文);如果文質配合得好,就像中國古人說的"文質彬彬"。葉嘉瑩另說,寧可喜歡質勝於文的,因為重點放在感發的生命上,這種感發的生命一定是外在的物與內在的心相互接觸而引起的內心的感動。如果外表形式、技巧、詞藻再好,但缺乏真誠的感發力量,這首詩就等於沒有生命一樣。

參考:百家講壇<易中天品三國>、傅佩榮<人能弘道>、<葉嘉瑩說初盛唐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