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人之間,常以經史詩賦之豐富學養,互相調侃的高級玩笑,以現代的語言形容,大概就是西方所謂的幽默吧!實際上,玩笑要開得戲而不虐需要很高的修養與藝術,在這點上蘇東坡當然是箇中翹楚。
蘇東坡對於自己的長相,也頗能釋懷自嘲的。風流倜儻的蘇東坡到底長得甚麼模樣呢?依據蘇轍的《次韵子瞻寄賀生日》寫道:「頎然仲與叔」,可見兩兄弟身材頎長;另孔武仲的《謁蘇子瞻因寄》寫道:「紫瞳燁燁雙秀眉」,說明蘇軾眉毛稀淡,雙目炯炯有神;此外,蘇東坡在其「傳神記」中又說道:「於燈下顧自見頰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見者皆失笑,知其為吾也。」這表示,顴骨高聳、兩頰清瘦是蘇軾臉部很大的特徵。
相反於蘇東坡的淡眉與鬍鬚稀疏,他的弟子秦觀則是鬍鬚濃密,他倆也常互開玩笑。有一次秦觀對著蘇東坡說:「君子多乎哉」,此句出自論語,原意是孔子因為自小家貧,所以學會很多技能,但是認為君子的最高境界在於仁愛,所以說君子需要這麼多技能嗎?秦觀將「多『乎』哉」諧音為「多『鬍』哉」,言下之意像自己這種大鬍子的人多是君子;可是蘇軾反應更快,回以:「小人樊須也」,此句亦是出自論語,原意是樊須向孔子學莊稼,孔子認為執政者,要善於抓大事,不要糾結於太過具體細微的小事,因此批評樊須為小人;蘇東坡用此典故,是將「樊須」諧音為「繁鬚」。
蘇東坡有一個好友名叫劉貢父,平時最愛跟蘇東坡互相調侃。有一回蘇東坡與劉貢父聊天,談到當年與弟弟蘇轍考進士時,常吃「三白飯」,也就是一撮鹽、一疊生蘿蔔、一碗白米飯,很好吃!很久以後,劉貢父有次請蘇軾到家裡吃飯,說請的是「皛」飯(讀音ㄒㄧㄠˋ),蘇東坡進去一看,就是當年吃的三白飯,知道劉貢父在戲弄他,於是不動聲色,風捲殘雲地吃完。第二天,換蘇軾邀劉貢父吃飯,說吃的是「毳」飯(讀音ㄘㄨㄟˋ),劉貢父心想蘇東坡肯定有鬼,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於是早早就去了蘇東坡家,蘇東坡和他就在前廳聊了很久,一直過了正午,劉貢父實在餓得慌,就說是不是趕緊開飯吧,於是蘇東坡領他到了飯廳,一看甚麼也沒有,因為南部方言「毛」的意思是「沒有」,三個毛疊在一起,就是飯也毛、菜也毛、湯也毛的「毳」飯。
劉貢父晚年生病,眉毛和鬍子都掉光,且鼻子也塌陷了;蘇東坡去看他,就開玩笑說:你這長相好,大風起兮眉飛揚,安得猛土兮守鼻樑;劉聽了還真是又氣又好笑;接著蘇東坡又說,有一回子路與顏回偷跑去市集,沒想到逛著逛著,瞧見孔子從對面的街道轉過來,嚇得立即躲在一個石塔後,好險沒被孔子發現;蘇東坡說你知道那個塔叫甚麼名字?叫「避孔塔」,唸得快一點,就是「鼻孔塌」。
蘇東坡除了愛開玩笑之外,對於社會的庸俗小人,也不假辭色予以嘲諷。有一回,他與歐陽修等同僚聊天,歐說:"近來庸醫很多,有一個人因為前日乘船過河吹了風,回來後就渾身冒冷汗,於是去給一個醫生看,這醫生就找了一艘破船,將浸潤陳年汗水的舵把子鋸下來碾碎後,混合其他藥材給這病人喝了,說可以形補形,沒想到病果真好了,這怎麼辦呀?";蘇東坡回答:"老師,這很好辦!以後就給參加進士科舉的人喝毛筆和墨燒成的灰,保證成績高;因為伯夷是廉潔的人,若喝他的洗澡水就可以杜絕貪婪之心,比干是個忠臣,吃他的剩菜,就不會變成奸臣,還有,若能舔樊噲的盾牌,膽子就會變大,聞一聞西施的耳環,醜女也立即變成美女;所以呀,以後你們這些庸醫就不用開藥了,我們都可以自己開,吃舵把子沒甚麼,我們還吃毛筆墨的灰呢!"
(參考:百家講壇唐震說蘇軾)
(參考:百家講壇唐震說蘇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