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10


第二十首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複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
   〝羲農〞是上古的伏羲氏和神農氏時代,傳說那時的民風是善良純樸的,但羲農時代已經逝去很久了,晉朝是一個戰亂頻仍的時代,從一開始的〝八王之亂〞,然後北方有〝五胡亂華〞,南方也一直在戰亂的殺戮之中,而陶淵明所謂的〝舉世少復真〞指的是世風敗壞的春秋戰國的時代,人們不擇手段的爭奪、殺伐和欺騙。這個時候,魯國出了孔夫子,四處奔走,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這個社會的風氣,他要彌縫使其淳把社會敗壞破裂的地方修補完整。
    可是〝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孔子的理想畢竟沒有實現,只能整理了禮和樂;而他死後,那洙泗之間禮樂的弦歌、微言大義的教育就都斷絕了(洙泗是洙水與泗水,是孔子當年講學的地方),戰國以後,七雄爭鬥,世風敗壞也像無法阻止的流水一樣,來到了狂暴的秦朝,秦始皇焚書坑儒,使得〝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經歷過秦火又能夠活下來的那些讀書人只是一些微不足道、年紀很大的,卻殷勤地承擔了保存古代文化的責任。可是,漢以後的魏朝是篡漢得來的,魏以後的晉和宋的天下也是篡奪來的,時代又再走上一條敗壞絕滅的道路,沒有人肯認真地去讀六經的經書了,哪怕只讀一部?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又涉及孔子的一個故事,孔子周遊列國,有一次看到路邊有兩個人在耕田,就派子路打聽一個渡口(問津)。耕田二人一個叫長沮,一個叫桀溺;長沮問車上那個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就說這個人一天到晚跑來跑去,他自己應該識路;子路只好又去問桀溺,桀溺得知子路是孔子的學生後,就教訓他說:〝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滔滔〞意思類似〝漂流逮狂秦〞的〝漂流〞,整個世界都在墮落敗壞,就像滔滔滾滾的水向下游流去一樣,誰能改變這種現狀?子路向孔子報告沒問到渡口在哪裡,孔子聽了就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他說你叫我到山野去做隱士,可是山野的鳥獸不是我的同類,我不能跟它們在一起生活,生為一個人,怎麼能不關心人世間的事情而自己去隱居呢?
    〝不見所問津〞,前人對此有不同的解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漁人在離開桃花源的時候一路上作了記號,回去對太守說了這件事,太守派人跟著他去找桃花源,可是那些記號都沒有了,那美好的地方再也找不到了,南陽有個叫劉子驥的,聽到這件事之後,很高興地準備出發去尋找,但沒去成,不久就病死了,陶淵明在結尾說了一句非常悲涼的話:〝後遂無問津者〞,找尋不到一個拯救社會的出路固然是一種悲哀,但只要有人去找就始終存在著找到的希望,最可怕的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放棄了尋找,那麼人類也就沒有了希望。所以〝不見所問津〞可以說,我找不到渡口,也可以說沒有人再有興趣找那個渡口了。
    陶淵明接下說,我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對不起我用來漉酒的頭巾;酒做好了要過濾,叫做〝漉酒〞,陶淵明家窮,連過濾的器具都沒有,就把頭巾摘下來用;另外也可將〝頭上巾〞理解為讀書人所戴的頭巾,讀書人講究持守,在魏晉時期,有學問、有名氣的人很少既能保全名節又能保全生命的,所以有些人就以飲酒來逃避,陶淵明說我要是不喝醉,被你們拉出去做了官,我還對得起我頭上的頭巾嗎!
    最後兩句〝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他說,我說了這麼多話可能把大家都得罪了,但你們要原諒我,因為我已經喝醉了。陶淵明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借飲酒說出了自己內心對仕隱的看法和對自己生平出處的反省,這些話倘若明說,肯定會招來禍患,所以,從他最後這兩句,我們反而能夠見到這二十首〝飲酒〞詩深具苦心,絕不是無所為而做的。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9

第十八首
子雲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西漢楊雄字子雲,文章、詞賦、學問都很好。《漢書˙楊雄傳》說他〝家素貧,嗜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餚,從遊學。〞但是,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楊雄曾做過一篇叫做《劇秦美新》的文章,是歌頌讚美王莽新朝的。王莽在準備篡位時,曾編造了許多〝符瑞〞來製造輿論;可是當做了皇帝之後就不喜歡符瑞了,所以誰再敢談符瑞,他就嚴加懲罰。楊雄懂得古文字,有些談符瑞的人曾經跟楊雄學過古文字,因此就牽連到楊雄,王莽派人來捉拿他時,他心裡害怕就從樓上跳了下來,差一點沒摔死,這說明,楊雄對於生死禍福還沒有達到超脫的地步。
    陶淵明此詩用了楊雄家貧、嗜酒、少交遊、偶然有人帶著酒菜來拜訪他這幾點意思,這也是陶淵明自己的生活體驗。於是,陶淵明常常要等待帶著酒來登門拜訪,請教一些問題的人,他們提出一個問題,陶淵明就解答一個問題,而且盡量滿足給予解答;可是若來者要是提出不正當的問題,他就〝有時不肯言〞,而那是甚麼樣的問題呢?是〝豈不在伐國〞。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柳下惠,其實他的名字叫展禽,〝柳下〞是他住的地方,〝惠〞是他的谥號。他在魯國擔任〝士師〞的官職,曾三次被罷免,卻不肯離開魯國去別的國家求官,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如果我〝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如果我〝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漢書˙董仲舒傳》說:有一天魯國的國君問柳下惠:〝吾欲伐齊,如何?〞柳下惠回答說:〝不可〞;可是他回家後面有憂色說:〝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至于我哉?〞就是說,侵略別的國家這種不正道的事情不可以拿來問一個仁德的人,魯君拿這種事情來問我,是否我在他的眼裡是一個不仁德的人呢?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失〞是錯誤,〝顯〞是明白地表示,〝默〞是沉默不語。一個仁者,在做與不做、說與不說之間,不會出一點點錯誤。

第十九首
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里。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孟子說:〝仕非為貧也,而有時乎為貧〞;儒家主張仕當以天下為己任,讀書人做官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實現救國救民的政治理想,可是有的時候,做官只是為了掙得一份俸祿以養家餬口,那並不是不可以,只是為了養家餬口去做官總是不得其法(〝節〞是法度或法則),就擺脫不了寒冷與飢餓的糾纏;陶淵明在還不到三十歲已經對官場上官官相護、排除異己、同流合汙、吹牛拍馬等感到可恥,所以就決定保持清白的本分,寧可回到鄉下去種田。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意思是四時節氣的變化,以及時間的悠長(〝星氣流〞指天上星宿的運轉;〝亭亭〞形容時間的悠遠;〝一紀〞代表十年或十二年),陶淵明自從歸隱種田之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堅持住了,一直沒有改變決定。
    楊朱是戰國時候的人,《列子》上有一個故事,說楊子的鄰居丟了羊,請了許多人去追,因為大路之中有歧路,歧路之中又有歧路,不知那羊跑到哪裡去了。《淮南子》又記載:〝楊朱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逵路〞就是四通八達的路;人世間向外追求是不可恃的,因為它必須依賴很多外在條件,而一切外在條件都是可變的,就好像歧路之中又出現歧路,最後很可能是一場空。
    《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然後有定,定而後有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也就是說,一旦有了一個最好的選擇(追求自身的完善),就應該〝知止〞,把它持守住,如此對於所學得〝道〞,才能真正有所得。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用了漢朝疏廣、疏受的典故。疏廣與疏受兩兄弟官位都很高,後來都辭官不做了,臨走時皇帝賜給他們黃金五十斤;回鄉之後,他們每天與鄉親父老飲食遊宴,與朋友們一起分享,別人勸告應顧念子孫,不要揮金如土;他們卻說:我們的子孫若好,留下這些錢就會增加他們的懶惰,如果他們不好,留下這些錢就會增加他們作惡的機會。陶淵明辭官歸隱和沒有金錢留給子孫是和二疏相似的,另外他喜歡喝酒,仍有人送酒給他並和他談到了做官的事,所以引起他在詩中這麼多的感嘆。

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歲末急凍感


2016年1月24日(羊年臘月15)台灣創下十年來最低溫,大台北地區溫度下降至攝氏3度,而全台海拔4-500公尺高的地方,都成了銀白世界,不時傳來各處積雪的消息,也激起許多民眾蜂擁追雪的熱情。在家也不誇張,雖然已裹得夠嗆,仍感覺到臉耳間蠢蠢欲動的冰風。想著仍在興建中的農舍中庭,才剛植種的一株和津櫻,竟然孤獨度過今年最冷的一天;一面讀著李商隱的詩,即興也作了一首:
北雪染青峰
臘梅挺寒穹
高宇銀絲冠
俯迎早櫻紅


1月26日,暖陽總算撥雲而出,燦燦光芒灑滿了北大草坪;中午與女兒在附近用餐後,把握久違的好天氣,踩著陽光散步去,路上遇見許多同好,也看到在雜草樹園中許多穿梭飛舞的蜂蝶與鳥兒,回家後續讀李商隱的詩,又練習了一首:

冰霰霸踞罕炎方
山色淹留彷異邦
一朝暖陽撥雲放
萬物齊出曬憂腸

(炎方、山色、淹留取自李商隱詩;炎方指炎熱的地方)



2016年1月10日 星期日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8


第十六首
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
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
敝廬交悲風,荒草沒前庭。
披褐守長夜,晨雞不肯鳴。
孟公不在茲,終以翳吾情。
    所謂〝六經〞,就是《詩》、《書》、《禮》、《樂》、《易》、《春秋》。其中《樂》經沒有文字傳下來,所以有時候稱為〝五經〞。關於沒有樂經的原因有各種說法:有人認為它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亡失了:也有人認為它主要是音樂演奏,依附《詩》和《禮》而存在,沒有獨立的文字。
      光陰一天一天地過去,忽然有一天發現自己已經接近不惑之年了,陶淵明本來是希望有所作為的,可是時代限制了他,使他沒有完成自己的理想,即在事業上淹留無成,所能守住的就只剩下一個〝固窮〞的節操了;但是,許多人說〝固窮〞這個詞的時候其實是衣食溫飽,而陶淵明卻是〝飢寒飽所更〞,他不是偶而餓了一頓,偶而沒有衣服穿,而是經常挨餓,每年冬天沒有足夠的棉衣。他的草屋是處在四面八方風吹雨打之中,處在這麼荒涼的地方;晚上天寒地凍,只能披著一件粗布的衣裳盼著天亮,可是連雞都不肯鳴叫報曉,象徵了陶淵明選擇躬耕,真的付出了飢寒勞苦的代價。
    〝孟公〞藉的是漢朝被稱〝孟公〞的劉龔典故,劉龔有個好朋友叫張仲蔚,這個人〝隱居不仕〞,跟陶淵明一樣貧窮,他住的房子周圍長滿了荒草,但〝舉世無知者,止有一劉龔〞,在這世界上只有劉龔欣賞張仲蔚,懂得他為什麼可忍受貧窮也不肯出仕。陶淵明說當年的張仲蔚還有一個好朋友孟公,而我卻沒有一個理解我的朋友。〝翳〞本來是遮蔽的意思,引申為不能被人理解。
第十七首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覺悟當念還,鳥盡廢良弓。
    在中國古代講到作詩的方法,最早的就是《詩經》裡的賦、比、興。〝賦〞是直接寫出作者內心的情意,如上一首的〝少年罕人事,遊好在六經〞;〝比〞是以此例彼,用這一件事情來比那一件事情,如〝栖栖失群鳥〞;〝興〞是見物起興,當見到一種外物的時候,引起內心發生某種感動。〝栖栖失群鳥〞的鳥是作者意念之中的一隻鳥,是拿來做比喻的,是一隻概念化的鳥;本詩〝幽蘭生前庭〞的蘭花,卻是詩人院子裡現實的景物,在此則是見物起興;俗話說:〝木葉落長年悲〞,秋天草木黃落的時候年老的人就感到悲哀,那是從草木的凋落想到人的衰老與死亡,這就是由外界景物所引起的一種內心的感發。
    每個人天生下來品格性情都不一樣,至於花草樹木所表現出的風格情調也是天生下來不一樣的;蘭花的花朵不大,花瓣很纖細;它的顏色都很淡雅,它的美和香都是含蓄的,所以用一個〝幽〞字來形容;〝含薰〞是說蘭花的香氣是含蘊其中的,要等到清風吹過的時候,它才能夠被人們認識。
    〝蕭艾〞是雜草,蘭花生在其中,被雜草遮住,你根本就看不見它,也聞不到它的香味;可是忽然間一陣清風吹過來,拂開了雜草,就給了幽蘭一個脫露出來的機會,它的香氣也隨風傳出來。
    孔子說讀書人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是陶淵明走來走去,忽然發現這條路不對了,怎麼竟和那些爭權奪利的小人混在一起了呢?所以只有〝任道〞,相信〝道〞,才能夠找到一條精神上的出路。〝道〞,各家大有不同,但總的來說它是宇宙天地間一種正當的道路,真正〝任道〞的人,是要如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就像魚游在清涼的水裡一樣,而那水是使你脫離煩惱憂患,使你內心充實快樂的一種泉源。
  韓信幫劉邦消滅項羽,最後遭到劉邦的誘殺,死前曾說〝鳥盡良弓藏〞的話,歷史殷鑒,陶淵明看清了仕道,及時身退,不做那宦海波濤裡的犧牲品。
    陶淵明這首詩,是從他自己生活中的體驗出發的,從外物感發的力量引起他感情的活動,而在感情的滲透之中,還包含著一種哲理的覺悟。


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7


第十四首
故人賞我趣,挈壺相與至。
班荊坐松下,數斟已復醉。
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
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中庸》裡邊說:〝故君子和而不疏,強哉矯。〞有的人做人像一隻刺蝟一樣,覺得自己很好,別人都有那麼多缺點,誰碰到他,他就用針去刺人家一下;儒家認為這樣不好,一個人應該和平地與人相處,但有的人因此就隨波逐流了,別人做壞事,他也跟著做壞事。儒家認為這也不好。所以〝和而不流〞是說,待人處事要平和寬容,但絕不同流合汙。孔子曾說:「鳥獸不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作為一個人生活在世間,鳥獸不可能成為我的同類伴侶,那麼如果我不和我同類的人在一起,我還能夠和誰在一起呢?人總要生活在人群之中的,於是就有一個和人相處的問題。有的人沒走邪路是因為沒有交壞朋友,那當然很好;可是真正的強者縱然有壞朋友,仍不會走邪路而堅持自己的路,這就是〝和而不流〞。
    這首詩說一些互相知賞的老朋友提著酒壺結伴來看她了,他們就把松樹下邊的草鋪平,坐下來飲酒。〝班荊〞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的〝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說的是兩個老朋友在道路上遇見了,他們就找一些乾草鋪在地上,坐在上面吃東西、聊天。俗話說:〝酒後吐真言〞,平時頭腦保持警戒,內心有許多話不敢說也不好意思說,可是當喝醉酒時就把最真誠的內心感情都說出來了。陶淵明的這些朋友都是有些年歲的,對人生的艱難困苦都是經歷體驗過的;〝父老雜亂言〞既不是頭腦保持清醒時那種拘謹、計較的話,也不是〝群居終日,言不及義〞《論語˙衛靈公》那種無聊的話,而是朋友之間吐露內心真誠的話。老朋友聚會喝過幾杯酒之後,大家放鬆了,說話也不再有甚麼顧忌,誰的酒喝光了誰就倒酒,不再像開始斟酒時那樣按照一定的次序;心裡藏著的話,這時候也就都說出來了。
    我們人之所以有許多煩惱,就是因為〝我〞字當頭,把〝我〞看得很重,心裡就有許多人我利害的計較,就把外物也分出許多貴賤來。可是《莊子˙秋水》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如果你把〝我〞放下,以〝道〞的眼光看外物,就會覺得那些外物的貴賤得失都是無所謂的了。〝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在那沉醉的世界中,一切物我的計較、利害的煩惱都變得很遠很遠,所以這飲酒真是很有滋味的一件事情。

第十五首
貧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鳥,寂寂無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歲月相催逼,鬢邊早已白。
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
  陶淵明選擇了種田,離開了他原來所屬的社會階層,不但親戚朋友不來看他,連他妻子家人都不能諒解他,門前因為沒錢雇人整理,長滿了許多灌木,因為住在荒涼的草木叢中,可見飛來飛去的鳥。〝班班〞是分明的樣子,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能如此分明地看到一隻鳥嗎?因為他的門前很荒涼,他的心裡很寂寞,這〝班班有翔鳥〞,其實是要為下一句〝寂寂無行迹〞做一個相反的陪襯。

    〝素抱〞是平日的懷抱,也就是一向存在心中的品格性情。儒家主張:〝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而此詩尾聯說:〝若不委窮達,素抱深可惜〞,意思是,倘若不能把窮達觀念這種利害得失的計較放下來,常常為自己的窮達而憂慮,那麼就不能安靜地守住自己內心的品格性情,這是很可惜的事情。作為一個懷抱儒家理想的讀書人,陶淵明沒有做到〝達則兼善天下〞,可是他做到了〝窮則獨善其身〞。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6


第十二首
長公曾一仕,壯節忽失時。
杜門不復出,終身與世辭。
仲理歸大澤,高風始在茲。
一往便當已,何為復狐疑?
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
擺落悠悠談,請從余所之。
    陶詩總是把自己對生命和生活的體驗借古人的故事表現出來;這首詩的〝長公〞是漢朝的張摯(字長公),他的父親張澤之是漢代很有名的官,《史記˙張澤之傳》說長公「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當世,故終身不仕。」,做官的家庭,子弟往往也走仕途,但張摯做到大夫就辭職不幹了,因為他不能夠被當時的官場所接受;〝失時〞,就是與當世不合的意思。
    〝仲理〞是出自《後漢書˙儒林傳》,楊倫,字仲理,本來也做過官,但他的理想和當時那些做官的人不合,於是就辭官不做了,到一片大澤之中教書,學生有一千多人;朝廷曾三次徵招他,皆以直諫不合而不出仕。
    陶淵明也曾受到朝廷的徵招,但是他也沒有出去,所以他和張長公、楊仲理的生活經歷都有相似的地方,他們都不肯出賣自己的理想去迎合當世的官場社會。〝高風始在茲〞是一個判斷,包括了張長公與楊仲理。
    陶淵明寫這二十首飲酒詩的時候,他已經辭官、經歷了種田生活的勞苦和飢寒,現在有人來請他出去,答應給他官位利祿,還給他帶來了酒,也引起了他內心的徘徊往復,所以他說〝一往便當已,何謂復狐疑?〞;陶淵明過往也做過官,希望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可是每次嘗試的結果都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所以他說〝去去當奚道,世俗久相欺〞,他已經決定離開腐敗的官場世界,再也不嘗試了。
    陶淵明做了歸隱躬耕的決定,以致他的妻子兒女都得跟她受苦,他在一封留給兒子們的信裡說,由於自己選擇了種田,所以〝使汝等幼而飢寒〞。千百年之下,我們覺得陶淵明很超脫瀟灑,可是很多人並不知道他付出了甚麼樣的代價!他所承受的不僅是自己的勞苦飢寒,還有他全家人的勞苦飢寒,而且他的妻子兒女都不能理解他!    即使如此,他最後仍堅決要〝擺落悠悠談〞,不管多少人批評,他要走自己選擇的路,你們要說甚麼盡管去說吧!

十三首
有客常同止,趣捨邈異境。
一士常獨醉,一夫終年醒。
醒醉還相笑,發言各不領。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
寄言酣中客,日沒燭當秉。
    這首詩表現陶淵明在精神上的矛盾,他把他自己分裂成為兩個人,〝有客常同止〞,並非真有一個人常常與陶淵明住在一起,這只是他的〝設問〞,他說有個〝客〞總是和我住在一起,我走到哪裡,他也走到哪裡,但奇怪的是我們取捨的眼光完全不一樣,好像是處在兩個世界上的人,一個人喜歡喝酒,總在醉中;另一個人卻永遠清想的,醒的和醉的總是相互譏笑,認為對方是錯的;而且,他們每一個人說出話來,彼此都不能夠透徹地領會、了解。
    〝規規〞出自《莊子˙秋水》,有一隻〝陷井之蛙〞向海洋裡的大鱉吹牛說:你看我多麼得意啊!我可以跳上跳下,比井裡那些蝌蚪的本領大得多,你何不到我的井裡來看看呢?大鱉一伸腳,根本就進不去那麼淺的井,於是它給蛙講述海洋是甚麼樣子:海洋又大又深,從來不會乾涸,千百條江河的水流進去,它都能夠接受;蛙聽了鱉的話,就〝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適適〞是驚怖的樣子,〝規規〞是自失的樣子,就是說,你自己畫出一塊地方來限制自己,可是當你忽然間感到它的狹小的時候,你就覺得自己的價值和地位在一剎那間都丟掉了,這就是自失。
    陶淵明此詩用了〝規規〞一詞,卻不一定都用它原來的意思,只是說那個醒者做事精打細算,一天到晚盤算自己的利害得失,自以為很聰明,其實是愚蠢的;而那個醉者,一無所知而又十分自得的人(兀傲),反倒像是比較聰明的。陶淵明用〝醒者〞和〝醉者〞來形容世界上的兩種人:一種人斤斤計較得失利害,貌似清醒實則愚蠢;另一種人兀傲自得而內心有見道的快樂。

    《古詩十九首》有句〝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說的是那些追求享樂的人,白天享樂還不夠,晚上還要點起蠟燭繼續享樂,含有人生短暫且有這麼多不如意和生離死別的痛苦悲哀,我們還是及時行樂的意思。這裡陶淵明不同,他說為我傳達一句話給〝酣中客〞,〝日沒當秉燭〞是對〝醉者〞的讚美與同情,希望心中能夠永遠有如〝醉者〞的兀傲自得,有這種見道的、自得的平安與快樂。

2016年1月4日 星期一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5


第十首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塗。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蘇軾說陶詩是〝質而實綺,癯而實腴〞,為什麼如此?就因為陶淵明有一種不與人爭勝的心理。杜甫寫詩是希望人知道的,他要把他的詩寫得美,寫得好,寫得〝語不驚人死不休〞;白居易寫詩追求讓不識字的老婦人也能聽得懂;可是〝淵明不為詩,寫其胸中之妙耳〞《后山詩話》,他只是把內心的感受寫出來。
    杜甫在《北征》說:〝夜深經戰場,寒月照白骨〞,在《悲陳陶》說〝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他把戰亂中那些鮮血淋漓的悲慘景象都如實地寫出來了,同樣處於殺伐戰亂的時代,陶詩裡邊從來沒有正面描寫過這些悲慘可怕的事情,而把這些悲慘的現實情景都投影在自己的內心之中了。他一直是向內反省的,所以他的詩寫得這麼複雜這麼深刻,寫出這麼深厚的人生哲理。
    陶淵明自省,對於過去曾〝遠遊〞,參加桓玄及劉裕的軍隊,感到齷齪,但又是誰致使他把路走錯的呢?似均因飢餓所驅:其實,一個人在生活上真正必須的東西是很少的,所謂〝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我以前走的那些路恐怕都走錯了,那並不是一個好的辦法。所以,現在我要停下我的車,回到田園去隱居了。

第十一首
顏生稱為仁,榮公言有道。
屢空不獲年,長飢至於老。
雖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稱心固為好。
客養千金驅,臨化消其寶。
裸葬何必戀,人當解意表。
    戰國時代韓非子說:〝顯為名高〞、〝陰為原利〞,有些人覺得公開地追求錢財不好意思,所以找一些比較堂皇的理由,比如說為了你們大家好啊,是為了國家和社會啊等等,這是〝顯為名高〞;當然,也有人表面上好像是為了利,其實是為了名,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滿足一種自私的慾望,陶淵明常常對這些問題有自己的反省、自己的思想,而這首詩他所反省的就是名和利的問題。
    顏回和榮啟期都是懂得〝道〞的人,但一個是〝屢空不獲年〞,生活貧苦,很年輕就死了;另一個九十多歲了,還常常挨餓。今天我們在這裡讚美他們,與他們有甚麼關係呢?不管是追求儒家的〝仁〞也好,還是追求哪一家的〝道〞也好,你不是為了追求之後得到甚麼報答,甚至也不是為了死後得到甚麼讚美;你追求,只因為覺得〝稱心〞,覺得那樣做會使內心感到平安快樂
     有的人就說了:既然追求名是空的;那麼我只要得到利就好了,做官我可以貪贓枉法,做人我可以養尊處優,但這樣就最好了嗎?陶淵明接者說: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過幾十寒暑而已,一轉眼就過去,就像一個過路的客人一樣。你把你的身體看得很重要,衣食住行都要選擇最好的,可是當你生死大限來到的時候,你那保養得很好的身體最終不是要腐爛,要化為泥土嗎?所以陶淵明最後說:〝裸葬何必戀,人當解意表〞;陶淵明說像《漢書》上所寫的楊王孫遺囑〝吾欲裸葬〞也沒有甚麼不好啊,何必一定要像大家那樣花很多錢給死人穿衣服呢?但是,其主張一定要裸葬嗎?不是的,而是希望能了解〝意表〞。

    〝意表〞用的是莊子的意思「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莊子˙外物》。就是說,只要你明白我的意思了,你完全可以忘記我用來表達這個意思的話,因為那是不重要的。〝裸葬〞不過是一種說法,你不要沾滯在這種說法上,所以,不要執著,尤其是名和利,你所要修的,是你內心的智慧、平安和快樂,是〝稱心固為好〞。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4


第九首
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
問子為誰歟?田父有好懷。
壺漿遠見侯,疑我與時乖。
襤縷茅檐下,未足為高栖。
一世皆尚同,願君汨其泥。
深感父老言,稟氣寡所諧。
纡轡誠可學,違己詎非迷!
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
    葉嘉瑩說,這首是理解全組詩的一把鑰匙。《詩經˙齊風˙東方未明》有〝東方未明,顛倒衣裳〞句,意思是,東邊天還沒亮這個人就起來了,因未點燈,所以衣服穿顛倒了。古人讀書從小背《詩經》,所以一看到〝倒裳〞,就會聯想到下面接的〝顛之倒之,自公召之〞,隱示清晨叩門者,即下句的〝田父〞,並非真正的農夫,而是政府的使者。
   這個使者從很遠的地方帶著酒來拜訪陶淵明,因為對他跟時代不合有所質疑,因為陶淵明躬耕生活不足以自給,經常饑寒交迫,使者就說:你以為獨自選擇了這樣的生活就清高了嗎?你應該跟著社會的風氣走,大家都在泥水裡,你也跳下去弄一身泥就好了嘛,那樣人家就不會說你特別也不會覺得你奇怪了。
    宋朝蘇東坡說陶淵明是〝欲仕則仕,不以求之為嫌;欲隱則隱,不以去之為高〞。中國傳統有一種思想,就是說,你一定要懷著隱居的理想然後出來做官,才不會成為一個貪官,比如李商隱有一首詩說:〝永億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樓》,他說,我永遠想著等我的頭髮白了之後就去隱居,但是現在不行,現在這個社會如此敗壞,我要運用我的才能把這敗壞的社會挽救回來,到那時候我才可以放心地乘一隻小船到江湖中隱居。
    田父雖然說了許多陶淵明不喜歡的話,但因為陶淵明的歸隱是〝不以去之為高〞;他並未把使者趕出去,而是深深地感激,表示不出去做官並非為了追求高名,而是天生秉性,不適合出去做官。若你一定要我把馬的缰轡拐轉過去,和你們走同一條路,這樣豈不違背了我的本性,讓我感到痛苦與迷失嘛?不過既然你帶了酒老遠而來,那麼就〝且共歡此飲〞吧,然後我還是走我自己的路。
    這首詩用了中國文學作品的「設問」方法,假設田父提出問題,而由陶淵明來回答。在《楚辭》的《漁父》裡,屈原和漁父的回答就是「設問」的典型例子。《楚辭˙漁父》裡漁父對屈原說:〝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意思是既然世上的人都是齷齪的,你何不也跳下水去,跟他們一起在泥水裡翻攪?大家都喝醉了,你為什麼不跟他們一起醉,卻要獨自保持清醒呢?

2016年1月2日 星期六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3


第六首
行止千萬端,誰知非與是?
是否苟相形,雷同共譽毀。
三季多此事,達士似不爾。
咄咄俗中愚,且當從黃绮。
    儒家常說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世上的人各有不同的選擇,所以說〝行止千萬端〞,〝端〞是頭緒,這各種不同的〝端〞,就產生了各種不同的道路。司馬遷說:「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史記˙伯夷列傳),每人選擇的道路不同,這裡邊的是與非是很難判斷的。
    假如錯與對真的能夠通過比較或測試出來,那就會〝雷同共譽毀〞,打雷的時候,萬物都被震動,和雷聲產生一種共鳴,那就是〝雷同〞,大家一起附和,但是事實是如此嗎?一個人如果能夠平平靜靜地度過自己的一生,真是很幸福的事情。可是有很多人在一生中要經過一些考驗,而它關係你一生人格的評價,有些人就沒有通過這些考驗。
    甚麼時候這種考驗是最多呢?陶淵明說:〝三季多此事〞,也就是三代(指夏、商、周)的末世考驗最多;其實不只在三代,在後世每一個改朝換代的時候,人們都面臨一個擁護新朝還是舊朝的考驗,所以陶淵明指的三代,是他所在的晉宋之間的改朝換代。一個真正有理想的讀書人,在捲入到政治鬥爭的漩渦裡去的時候,那真是非常痛苦且難以擺脫。陶淵明很早就選擇了躬耕,雖然勞苦,要被風吹日曬,要有四體的勤勞,有時還要忍受飢餓和寒冷,但那是智慧的選擇,因此他沒有捲入晉宋之間改朝換代的是非漩渦之中。所以〝達士〞,一個有真正智慧的人,能夠把宇宙萬物都看得很透徹,不會迷亂眼前小小的得失利害,才不會在世非鬥爭的漩渦裡浮沉,做出真正明智的選擇。
    可歎啊!世俗之人,他們投入是非競爭的漩渦裡,還自以為很聰明,很有手段,很榮耀,其實他們才是真正的愚蠢。陶淵明說,我不會和他們混在一起,我是〝且當從黃綺〞。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和甪里先生四個好朋友,一起隱居到商山,由於他們年紀都很老,頭髮鬍子都白了,所以被稱為〝商山四皓〞;後來漢高祖劉邦統一了天下,想請他們四個人出來做官,四人都拒絕出山;劉邦因為寵愛戚夫人,想廢立呂后所生的長子劉盈,改由戚夫人所生的劉如意繼承太子;呂后找張良獻計,成功請出商山四皓輔佐劉盈,劉邦在一個大臣集會的場合眼見太子竟然得到四皓的輔佐,於是就對戚夫人說:太子的地位已經不可動搖了。陶淵明本詩尾聯用的〝且當從黃绮〞,與前述故事並無關聯,〝且當〞是不得已的選擇,他有儒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可是卻遭逢亂世和改朝換代的政治鬥爭,他沒有辦法實現自己的理想,所以只好選擇夏黃公、綺里季隱居的道路。

第七首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

一觴聊獨進,杯盡壺自傾。

日入群動息,歸鳥趨林鳴。

嘯傲東軒下,聊復得此生。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那個〝色〞,不僅指顏色,凡是宇宙間一切有形的現象都是〝色〞。所以,秋菊有很美麗的姿態、形狀,也包括顏色。大家都說陶詩的語言〝簡淨〞,只用一個〝佳〞字來形容就完全夠了。菊花那麼可愛,所以就把帶著露水的菊花瓣採下來了,灑在酒上;中國的古人每到陰曆九月九日要喝菊花酒,就是把菊花瓣放在酒裡一起喝。菊花是九月開花,中國北方有的地方把菊花叫做〝九花〞,〝九月九日飲九花酒〞據說可以使人長壽。陶淵明喝菊花酒,則是為了使他自己的精神從世俗羈絆之中得到一種解脫,因為菊花不但有外在的佳色,且有內在的精神品德。然而當他〝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的時候,雖然有一種得〝道〞的喜樂,可是別人,包括他的妻子和兒子不能了解他,他也感到一種寂寞,所以〝一觴聊獨進,杯盡壺自傾〞。

    當他就這樣獨自飲酒的時候,太陽漸漸落下去了,所有生物都停止了它們的活動,鳥兒都投向自己的鳥巢了;〝歸鳥趨林鳴〞的鳥鳴是寂寞中的一種聲音,這聲音所表現的,不是喧嘩也不是擾亂,而是一種歸來的歡喜。現在,陶淵明勞動了一天,傍晚回來,喝上一杯酒,聽到趨林的鳥鳴這麼可愛,所以也發出一種長嘯的聲音,表達自己的喜樂,一種〝得道〞的喜樂。

    陶淵明在自得的喜樂之中,常常加進了一些寂寞悵惘的感覺,這說明,他仍是未能忘情的。杜甫和陶淵明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性格,杜甫的感情是向外擴散的,所以他所寫的總是對外界、對大家的關懷;陶淵明的性格是向內追尋的,所以他所寫的常常是思想的反省。儒家主張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個〝窮〞不是說金錢物質的窮,而是時運的窮。陶淵明在晉宋之間那種黑暗齷齪的時局背景中能夠保全自己,可是他未能忘情,就因為他沒有完全忘記當初那種關懷國家人民的理想,所以雖然他〝得此生〞,保全了自己,但〝聊復〞是不得已而為之,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第八首

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

凝霜殄異類,卓然見高枝。

連鄰人不覺,獨樹眾乃奇。

提壺掛寒柯,遠望時復為。

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那長青的、永遠也不枯萎不黃落的松樹,就生長在我家的東園之內,夏天有很多草木都是青翠碧綠的,它們有茂盛的枝葉和花果,遮蔽了松樹的美好。但等到某一天天氣變冷,露水變成了嚴霜,〝凝霜殄異類〞,那時才〝卓然見高枝〞。當松樹與其他一大片樹林連在一起時,你並不覺得這棵松樹有甚麼與眾不同的地方,等到其他樹木都凋零了,才覺得它真是不平凡。 

    〝寒柯〞代表了松樹耐寒的資質與品格。陶淵明把酒壺掛在耐寒的松枝上,這時他隨便在松樹旁走來走去,有時停下來〝遠望〞,或許是一種沒有甚麼具體目的的遠望,但他此時把酒壺也放下了,把青松也放下了,最後〝吾生夢幻間,何事紲塵羈〞,正是他從遠望的那種精神超化的境界中得來的。他說我們的一生本來就像夢幻一樣,為什麼還要被世俗的事務所羈絆約束呢?陶淵明一方面寫他日常現實的生活,從這些日常生活中得到心靈的境界。一個心靈內涵豐富的人,是可以達到這種境界的;而一個心靈生活貧乏的人,他內心之中甚麼東西都沒有,就不得不用那些名利的追求和喧鬧的生活來填補內心的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