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首
羲農去我久,舉世少復真。
汲汲魯中叟,彌縫使其淳。
鳳鳥雖不至,禮樂暫得新。
洙泗輟微響,漂流逮狂秦。
詩書複何罪,一朝成灰塵。
區區諸老翁,為事誠殷勤。
如何絕世下,六籍無一親。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
若復不快飲,空負頭上巾。
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
〝羲農〞是上古的伏羲氏和神農氏時代,傳說那時的民風是善良純樸的,但羲農時代已經逝去很久了,晉朝是一個戰亂頻仍的時代,從一開始的〝八王之亂〞,然後北方有〝五胡亂華〞,南方也一直在戰亂的殺戮之中,而陶淵明所謂的〝舉世少復真〞指的是世風敗壞的春秋戰國的時代,人們不擇手段的爭奪、殺伐和欺騙。這個時候,魯國出了孔夫子,四處奔走,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這個社會的風氣,他要〝彌縫使其淳〞把社會敗壞破裂的地方修補完整。
可是〝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論語˙子罕》,孔子的理想畢竟沒有實現,只能整理了禮和樂;而他死後,那洙泗之間禮樂的弦歌、微言大義的教育就都斷絕了(洙泗是洙水與泗水,是孔子當年講學的地方),戰國以後,七雄爭鬥,世風敗壞也像無法阻止的流水一樣,來到了狂暴的秦朝,秦始皇焚書坑儒,使得〝詩書復何罪,一朝成灰塵〞。
經歷過秦火又能夠活下來的那些讀書人只是一些微不足道、年紀很大的,卻殷勤地承擔了保存古代文化的責任。可是,漢以後的魏朝是篡漢得來的,魏以後的晉和宋的天下也是篡奪來的,時代又再走上一條敗壞絕滅的道路,沒有人肯認真地去讀六經的經書了,哪怕只讀一部?
〝終日馳車走,不見所問津〞又涉及孔子的一個故事,孔子周遊列國,有一次看到路邊有兩個人在耕田,就派子路打聽一個渡口(問津)。耕田二人一個叫長沮,一個叫桀溺;長沮問車上那個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就說這個人一天到晚跑來跑去,他自己應該識路;子路只好又去問桀溺,桀溺得知子路是孔子的學生後,就教訓他說:〝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滔滔〞意思類似〝漂流逮狂秦〞的〝漂流〞,整個世界都在墮落敗壞,就像滔滔滾滾的水向下游流去一樣,誰能改變這種現狀?子路向孔子報告沒問到渡口在哪裡,孔子聽了就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他說你叫我到山野去做隱士,可是山野的鳥獸不是我的同類,我不能跟它們在一起生活,生為一個人,怎麼能不關心人世間的事情而自己去隱居呢?
〝不見所問津〞,前人對此有不同的解釋;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裡,漁人在離開桃花源的時候一路上作了記號,回去對太守說了這件事,太守派人跟著他去找桃花源,可是那些記號都沒有了,那美好的地方再也找不到了,南陽有個叫劉子驥的,聽到這件事之後,很高興地準備出發去尋找,但沒去成,不久就病死了,陶淵明在結尾說了一句非常悲涼的話:〝後遂無問津者〞,找尋不到一個拯救社會的出路固然是一種悲哀,但只要有人去找就始終存在著找到的希望,最可怕的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放棄了尋找,那麼人類也就沒有了希望。所以〝不見所問津〞可以說,我找不到渡口,也可以說沒有人再有興趣找那個渡口了。
陶淵明接下說,我要是不痛痛快快地喝酒,就對不起我用來漉酒的頭巾;酒做好了要過濾,叫做〝漉酒〞,陶淵明家窮,連過濾的器具都沒有,就把頭巾摘下來用;另外也可將〝頭上巾〞理解為讀書人所戴的頭巾,讀書人講究持守,在魏晉時期,有學問、有名氣的人很少既能保全名節又能保全生命的,所以有些人就以飲酒來逃避,陶淵明說我要是不喝醉,被你們拉出去做了官,我還對得起我頭上的頭巾嗎!
最後兩句〝但恨多謬誤,君當恕罪人〞他說,我說了這麼多話可能把大家都得罪了,但你們要原諒我,因為我已經喝醉了。陶淵明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借飲酒說出了自己內心對仕隱的看法和對自己生平出處的反省,這些話倘若明說,肯定會招來禍患,所以,從他最後這兩句,我們反而能夠見到這二十首〝飲酒〞詩深具苦心,絕不是無所為而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