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孝順

        

        西方無"孝順"的專有名詞 (比較接近的英文複字是filial piety,直譯為子女的虔誠),這與他們的宗教信仰或有很大的關係。依據舊約聖經,上帝是用泥土按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亞當,再以亞當的一根肋骨造了夏娃,原想讓他們單純地生活在伊甸園,沒想到夏娃受了 "蛇"的誘惑偷嚐禁果,從此,他們開啟了智慧,也同時產生無盡的煩惱,包括開始後代的繁衍>>>。因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孩子是由父母帶到這個世界的,撫養他們成長是父母的責任;在西方的社會裡,孩子成人後,多選擇出走自立,做父母的也是站在鼓勵的角度;孩子對父母並無"反芻"的義務,但若能像朋友一樣維繫良好的互動關係,就是最大的滿足。
        中華傳統中"孝順"是最重要的人倫道德。論語陽貨篇有一段孔子與宰我就"三年之喪"禮範的論辯,姑且不論所謂三年的合宜性,由於"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 (小孩至少在三歲以前,從生理到心理,完全離不開父母的照顧)",故長大後內心自然會親愛與思念父母。換言之,子女孝順父母是出自生理的感受和心理的反應。
        莊子在<天運篇>中談到孝的六個層次,分別是"敬孝"、"愛孝"、"忘親"、"使親忘我"、"兼忘天下"、以及"使天下兼忘我"。"敬孝"係指孝順不只是奉養而已,而需有敬意。"愛孝"指孝順時要用愛心,子曰:"色難",可見一般人對待父母最難保持和悅的臉色。所謂"忘親",指子女行孝時不應執著於行為本身,而是像對待自己的好朋友一樣。"使親忘我"則是,使父母也忘了自己的角色,將子女視為朋友。"兼忘天下"是說行孝時可以超越世俗的評價,也就是忘了天下人。最後是"使天下兼忘我"的境界,"使天下人無法察覺,甚至在看到我與父母相處時,完全忘了<孝順>這個評價字眼"。
        俗語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較正確的理解是,天下沒有不關懷自己子女的父母,因為父母也是平凡人,可能會犯錯,甚至有的在道德上還有瑕疵,但是"虎毒不食子",基本上父母對子女的關懷是天生的,無庸置疑。
        在現今少子化時代,"孝子"、"孝女"已成為反義詞了。許多為人父母者聚在一起,可能會比較子女學業或事業的成就,孝順一詞似很遙遠,孩子若能"貼心",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工業化時代這個趨勢是無可避免的,前述西方的"朋友觀"或是莊子的"忘"哲學,均提供很好的借鏡。我老公也常說:中國人常抱怨子女為何不能常回家探望,若能學習西方的父母,調整心態,把子女每一次回來探望視為一次收穫,這樣心理不是舒服多了嗎?
        (謹參考  傅佩榮<人能弘道>、<原來莊子這樣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