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讀傅佩榮="原來莊子這麼說" (修養篇)

       
        莊子用"庖丁解牛"(養身篇)、"痀僂承蜩"(達生篇)、"大馬捶鉤"(知北遊)、"梓慶為鐻"(達生篇)等四個寓言故事,說明任何出神入化的技術或技藝,都是需要經過<用志不分,乃凝於神>的修練過程,並傳達了活在當下、順其自然、因而樂在其中的人生哲學。

  1.  "庖丁解牛"(養身篇):庖丁為文惠君宰牛,肢體動作猶如表演一齣舞蹈,聲音則如演奏一曲樂章,讓文惠君看得目瞪口呆。庖丁說:一開始宰牛時,所見到的是一整隻牛;三年之後,就不再見到完整的牛;現在則是以心神去接觸牛,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牛,也就是<觀知止而神欲行>。他將技術提升至藝術的層次,最關鍵的道理就是<依乎天理>和<因其固然>,天理就是自然的條理,固然則是本來的樣子。這個故事說到這裡,更讓人驚訝的是文惠君竟然下了一個結論:我聽了庖丁之言,體悟到了養身的道理了。甚麼道理呢? 養身切忌刻意,只要把握<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八字真言。
  2. "痀僂承蜩"(達生篇):孔子見到楚國一位駝背的老人黏蟬技術猶如撿東西一般容易,遂向渠請教;老人說:首先在竹竿上放二顆彈丸,經過五六個月的練習不會掉下來,然後放三個彈丸,一直到放五個彈丸也掉不下來時,黏蟬就好像撿東西一樣了;另外黏蟬時,身體要像枯樹幹,手臂如同樹上枯枝,天地雖大,萬物雖多,但察覺的只有蟬翼。孔子聽後回頭對弟子說了:<用志不分,乃凝於神。其痀僂丈人之謂乎?>。
  3. "大馬捶鉤"(知北遊):大司馬家有個做腰帶鉤的人,已經八十歲了,所做的帶鉤沒有絲毫差錯。問其原因,他說從二十歲就喜歡做帶鉤,<於物無視也,非鉤無察也>,對別的東西根本不看,不是帶鉤就不仔細觀察。這個故事似乎說明了,精通一門技藝,必須專注到忽視其他萬物的程度,但是最後捶鉤者卻說了<而況乎無不用者乎!>,指無所不用心的人,萬物怎能不助成他呢? 反而是提醒我們對自己專長的技藝也須一併忽視、化解,如果依然有所執,則難以達到逍遙的境界。
  4. "梓慶為鐻"(達生篇):凡是見過梓慶製作的鐘架,都驚歎是"鬼斧神工",他的祕訣是,做鐘架前,從不敢損耗力氣,<必齋以靜心>,先層層化解工作本身以外的考慮;然後深入山林,觀察樹木的自然本性,遇到型態適當的,好像看到現成的鐘架,才動手加工,這是<以天合天>以自然去配合自然的緣故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