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1日 星期四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2


第三首
道喪向千載,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飲,但顧世間名。
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
一生復能幾,倏如流電驚。
鼎鼎百年內,持此欲何成。
    《論語》中常常用〝道〞這個字,這個〝道〞字義 很廣,道家、儒家、佛家、基督教、道教等不同的學派、宗教所指〝道〞的涵義雖非一樣,但它們之間也有相通的地方,就是它們都不否定宇宙之間有一個最重要、最寶貴的東西,得到之後能夠使人們有自己的操守,能夠使人不動搖、不憂愁、不恐懼,這就是陶淵明本首詩說的〝道喪向千載〞,是西方、東方、印度及中國有思想的宗教家、哲學家思索、探求人類最高智慧的境界,可是後來的人迷失了,他們把一個最重要、最寶貴的東西丟掉了,大概有一千多年之久了(從孔子遇見榮啟期至陶淵明的時代差不多九百多年了),大家不懂得求道了,而是追求〝情〞,即情欲的享受,包括名利、祿位、富貴和榮華。
    第二聯陶淵明說〝惜其情〞的人,〝有酒不肯飲〞,只顧念世間的名利。陶淵明藉酒找到一種屬於他自己心靈之中的東西,可體會到解脫後的自由歡快,但是有些人仍困擾世間的成敗、得失、功過,不能使自己的意志自由,找到自我解脫的機會。
    他接著說〝所以貴我身,豈不在一生〞,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是血肉軀體,因為它我們才會在這世界上產生了關係、影響與問題,所以它是可貴的,但這生命屬於你能有多久呢?身體可貴之處就在於有幾十年的生命,但人生很快就過去的,就像天空的一道閃電,轉瞬即逝。《華嚴經》說:「譬如眾鏡影中,復現眾影」,假如我們旁邊都是鏡子,這些鏡子會互相映照。所以,不要以為一個人的一句話,一個念頭沒有甚麼,它已在彼此影響中,說不定已構成一種連鎖的反應了。所以,人生有非常值得重視的地方,不要疏忽地認為可以醉生夢死。
    〝鼎鼎〞歷來許多註解,有放鬆懈怠、擾攘紛亂、快速等多意,總而言之,陶淵明這首詩看到人生可貴的一面,也有可賤的一面,怎麼樣才能在這一生中掌握好、完成自己呢?不是完成了外邊的甚麼東西,比如成了百萬富翁,他說的是完成了身內的甚麼。

第四首
栖栖失群鳥,日暮猶獨飛。
徘徊無定止,夜夜聲轉悲。
厲響思清遠,去來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歛翮遙來歸。
勁風無榮木,此陰獨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
    陶詩最常用的形象有松樹、菊花和鳥。松和菊都是耐寒的植物,它們能夠抵抗寒冷的風霜,保持自己的品格。但陶詩在用鳥的形象時往往有不同的涵義;第五首飲酒詩的〝飛鳥相與還〞,那是一隻找到歸宿的鳥;這首詩是〝栖栖失群鳥〞,〝栖栖〞用得非常妙,容易聯想到《論語》裡的一句話:「丘何為是栖栖者與?」,這是一個不肯出來做官的隱士微生畝問孔子的話。儒家的理想是〝學而優則仕〞,讀書是為了明白道理,明理之後就有了很好的品德修養,然後就可以齊家、治國、平天下。微生畝是個隱士,不贊成孔子周遊列國,所以問他:〝你為什麼老是栖栖惶惶這麼不安定呢?〞;接下來,陶淵明說〝日暮〞,比喻一個人在暮年時應該已經找到自己人生個歸宿,但是他現在還沒有找到,就像那栖栖失群的鳥,在日暮的時候還獨自飛來飛去,找不到一個可以落下來的地方。
    這隻鳥來去不定,找不到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夜夜聲轉悲〞,只要聽到它強烈高亢的叫聲,就知道它內心想的是甚麼,因為它看到下邊到處都是骯髒和汙穢,不肯飛下來,為了找一個清潔高遠的地方落下來,它飛了很久很久,來來去去。可是當它發現一株孤獨的、秀美的、堅強的松樹,知道是它要找的地方,於是把它的翅膀收一收,就從高空中一直向著目標落下來。
    在強勁的寒風下每一棵樹的葉子都黃落了,只有這棵孤生松還保持著青翠茂盛。《莊子˙秋水》說,有一種鳥名叫鵷,如果不是竹子的果實它又不吃,如果不是最甜的泉水它就不喝,如果不是梧桐的樹枝它就不栖落。而有一隻鴟梟找到一只腐爛的死老鼠在那裏吃,正好鵷從上面飛過,它就抬起頭發出鳴鳴的聲音,以為鵷會來搶奪它的死好鼠。陶淵明這隻鳥就像鵷一樣,是不會隨便在骯髒的地方落下來的,只有看到這棵孤生的松樹,它才算真正找到了安身立命的所在。
    最後,〝托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既然找到了這樣一個適合我的所在,就決心在這裡住下來,無論再有甚麼事情發生我也不會遷移了。天下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自欺欺人,只有一種工作是既不可以欺人,也不可以自欺的,那就是種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欺騙了它,它不給你生長糧食,這就是陶淵明最後選擇了這種不欺人也不自欺的躬耕生佸。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1


  過去對於陶淵明的認識,大概只限於中學所讀的《桃花源記》;2015年春有幸參加傅姐所組的詩友會,進入欣賞唐詩的大觀園,略領中華文化與文字的深遠優美,最近又因拜讀了傅姐贈送的《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心中感動至深,故摘要精彩片段,以當作歲末給自己最好的心靈禮物。《陶淵明飲酒詩》共計20首,第五首可能是最耳孰能詳的一首,陶淵明在這首詩裡,說明了與大自然景物的融合之中,體會到了一種人生的意味,並已達到了一種忘言的境界,至於用甚麼語言來說明一切,已經不重要了~~~
第五首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葉嘉瑩說,一個偉大的詩人跟一個小詩人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呢?如果他是個小詩人,他可以寫出一些美麗的詩句,比如花草、樹木寫得很美,可是如果是一個真正偉大的詩人,不只是在構成詩句的文字裡包含著他們的種種真實感受,且他們是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寫詩,用自己的整個一生去實踐他的詩。中國詩從《詩經》開始,就有一個傳統,〝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毛詩˙大序),內心之中要有真正的感動,才會通過詩句把它表現出來。
第一首
哀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寧似東陵時。
寒暑有代謝,人道每如茲。
達人解其會,逝將不復疑。
忽與一觴酒,日夕歡相持。
    他第一首詩考慮的是人生觀的問題。一般人在世界上所考慮的只是自己的〝得失〞、〝榮辱〞,每個人在做事之前總要想想:我做了這些事得到甚麼好處,現在很多人做事不事先考慮正義、真理,而是效益和名利,考慮的是能否有人稱讚我,能否出名顯貴…。第一聯不只是說衰敗和榮華的相互交替,而是說當你衰敗的時候,可能就已經種下了榮華的種子,而當你繁華榮耀的時候,也可能埋下了衰敗的因由了。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有諺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中國古代還常常這樣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第二聯的〝邵生〞是說秦朝時有一位叫做邵平的人,曾被封為東陵侯,當秦朝敗亡了,朝代改為漢朝之後,以前的貴族變成了平民,只能依靠在長安城東種瓜來維持生計了,陶淵明舉這例子是要說明,你不要以為榮華富貴的貴族就注定會子子孫孫永遠下去,邵生在瓜田種瓜的時候,哪裡能夠像他做東陵侯的時候呢。
    「達人解其會」係引西漢賈誼《鵩鳥賦》中的「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達〞是通達的意思,通達的人眼光遠、周到,不只看到眼前的〝衰〞、〝榮〞,還能看到宇宙、天道和人道都是〝衰榮無定在,彼此更共之〞;達人看到的是榮、衰、禍、福彼此會合,互相轉換的。一個真正智慧的人就能夠通達,能夠把宇宙萬物都看得透徹,不會迷亂於眼前的得失利害。
第二首
積善云有報,夷叔在西山。
善惡苟不應,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帶索,飢寒況當年。
不賴固窮節,百世當誰傳。
    這首詩說的是天道無常與善惡報應的問題。在佛教看來,為善為惡都有報應的,因為人死之後是有輪迴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今生看不到報應,但是來生是可能得到報應的。而儒家是不相信前生與來世的說法的,如果只有今生一世,就會發現善惡的報應是不一定靈驗的,但是無論有沒有今生、來世的因果報應,自己的內心之中都要有一種持守。史記《伯夷列傳》中,司馬遷說:「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是說整個世人是混濁時,清白、高潔、不肯同流合污的人,才會與眾不同而被大家所認識,清士所重視的是品德的美好與高潔,所看輕的是諸如眼前的富貴榮華、功名利祿之類的事。周武王滅商,商朝孤竹國王的長子伯夷與三子叔齊認為武王是以臣弒君,故〝不食周粟〞餓死在西山上,在一般人眼中,是一種沒有得到善報的結果,所以有人問孔子說,伯夷、叔齊餓死在西山上,他們有沒有怨恨與不滿嗎?孔子回答說:「求仁得仁,又何怨?」,他們最終實現了自己的追求,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那麼怎麼會有怨恨呢?所以,司馬遷在《伯夷列傳》中提到了他對〝天道〞、〝報應〞的有無與是非之後,也給了一個類似孔子給他學生的回答,即天道雖然不可知,可是人道是你自己可持守住的,不用管報應的好壞,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九十行帶索〞是出自《列子》,與孔子同時代有一位隱士名叫榮啟期,有一天孔子在泰山附近遇到榮啟期,他身上穿著一件用鹿皮縫製的皮襖,而古代鹿皮多是貧賤人穿的。中國古代傳統觀念特別尊敬老人,孟子說:「七十可以衣帛食肉」,七十歲的老人因為辛苦一生,來日無多了,理應穿絲帛的衣服和吃肉,好好享受晚年,可是榮啟期九十歲了,過的還是那麼貧苦的生活,但是他一點也未感到悲哀,反而還在路邊〝鼓琴而歌〞,孔子問他為什麼這麼快樂,他回答說:我從不以為貧窮是一件悲哀不快樂的事,因為貧窮是〝士之常〞,死亡是〝人之終〞,他說我現在是〝處常得終〞,貧窮是一個讀書人平常應有的操持,我活了九十歲了,按說已該壽終正寢了,而我仍然健康地活著,我有甚麼可悲哀的呢?
    陶淵明引用榮啟期的故事,說他九十歲了,連根腰帶都沒有,但卻毫不悲哀,根本就不指望善惡的報應,也從未想過「善有善報」是不是〝空言〞的問題,這就是孔子說的「君子固窮」的節操,就因為世上畢竟還有這樣有操守的、有理想的人,這些〝清士〞的存在,我們的歷史才有了這一線光明,才值得歌頌和流傳。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艾拉島Islay威士忌 - 菜鳥網遊記


    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威士忌品牌,調和多個酒廠所蒸餾的大麥芽與穀物的威士忌即佔了八成,稱為調和威士忌(Blended whisky),包括著名的 Johnnie Walker and Dewars;至於單一麥芽(Single malt),則是使用同一個酒廠蒸餾的大麥芽,並儲存於橡木桶的酒。在蘇格蘭當地都直稱”Malt”,而不稱為Whisky,甚至不可稱之為Scotch(雖然世上已將其視為威士忌的代名詞)。另Single Malt雖不必然優於Blended whisky,但是在蘇格蘭頂尖且最貴的威士忌仍以前者為主,口感上,Blended whiskySingle Malt順口,而Malt風味濃烈且後勁強。
    著名的蘇格蘭威士忌酒主要來自三個產區:()高地(the Highland),位於蘇格蘭的北半部;() 蘇格蘭東北角的斯佩塞(Speyside)()艾拉島(Islay),其位於蘇格蘭西部大西洋的赫布里底(Hebrides)群島。Islay威士忌有一種特殊的煙燻味,甚至有人說像藥水或煙灰;艾拉島有個很小的機場,可以搭乘小飛機前往,但有更多人選擇從格拉斯(Glasgow)搭車2.5個小時至肯納奎格村(the hamlet of Kennacraig),再轉乘3個小時的渡輪到達艾拉島。
    Islay威士忌特殊的風味,主要來自當地民家在冬季慣常燃燒供暖的泥炭,所以也用之製造威士忌酒,雖然嚴格來說這泥炭味已失去傳統的威士忌酒風味,可是仍有些人就熱愛此味。不過,在地仍有不含泥炭風味的的威士忌廠 Bruichladdich,相對地亦有完全主打泥炭味的廠牌Laphroaig 後者最近廣告詞相當有趣:來杯Laphroaig就像經過與全身著火的泥炭沼澤怪物進行搏鬥,突然停下來,彼此凝視後擁吻的感覺(It’s like fighting a peat bog monster that is on fire, but suddenly you both pause, look in one another’s eyes and kiss.)
    艾拉島氣候嚴酷、地勢崎嶇,除了坐落在Bowmore and Port Ellen二個村落的白色酒廠之外,整個島大概只能見到羊群和鳥群而已,十分荒涼,當然這個島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泥炭沼澤地質(peat bogs)。因此,當地酒莊有一項結合觀光行銷的體驗之旅,費用從5~7英鎊,到25英鎊不等,可讓參訪者品嘗從橡木桶直接杓出的私藏原汁,以及各種年份的威士忌酒。
      若你想在蘇格蘭的酒吧點杯威士忌酒,可能需要注意一些眉角,首先不能說Scotch,只能說WhiskyMalt;其次,若你點的是Malt,則不能加冰塊 (on the rocks) ,因為冰塊會使舌頭麻痺且融化很快,所以通常是點純的Malt (neat),或是僅加一滴水為醒酒之用,加冰塊的時候,只限於調和威士忌(a blended whisky),或是外面的天氣實在太熱,不過即使是夏天蘇格蘭也鮮有炎熱的時候。

參考資料:http://www.bbc.com/travel/story/20150511-why-you-should-never-drink-whisky-on-the-rocks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危難見真性


    中國有句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私是人的天性,相信大多數的人在任何情況下,均會以自己的利益或生存為優先,而做好事可能是經過衡量未來的好處罷了!難道只有那些修道/悟道的人才有可能做到「利他主義」(altruism)
      在巴黎恐攻之後,BBC有一篇特別報導,探討為何有些人可在面對生死存亡的危難時選擇捨身救人呢?例如:歹徒在巴黎Belle Equipe街上的一家餐館瘋狂掃射時,一位男士用自己的肉驅抵擋子彈以解救身旁的人;另在距離2000里遠的貝魯特,同樣有一位勇士,隻身與穿著炸彈背心的激進份子搏鬥,最終制伏歹徒並解除了一場可能慘烈的傷亡。滔滔天下,這些英勇的故事有如汪洋中堅定閃爍的燈塔,點亮了人性最美的光輝。
     依據耶魯大學學者David Rand研究,人思考的時間愈少,愈可能有不自私的表現;他做了一項簡單的金錢遊戲實驗,發現當玩家在愈匆忙時,表現得愈大方,也愈可能和其他的玩家分享金錢;雖然不同人之間測試結果會有些許差異,但平均來說,人通常在未經思考下會傾向合作和友善。此外,Rand特別訪問獲得「卡內基英雄獎章」的50個人,大約九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英勇行徑是出於直覺,但即使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他們仍會做出相同的決定;大部分的案例顯示,懷疑似乎從未在他們的腦中出現過,就算因此可能危及他們的生命;也就是說他們的義舉是高度自動、直覺的反應。我們的大腦有快速和緩慢的兩種思考模式,緩慢的思考模式屬於有意識、分析與邏輯性的;快速的思考模式則是自動操作,屬於習慣性及立即的反應。因此,Rand認為英勇行為多屬出其不意,但若平時有強化同理心的修為,在危難時刻才能快速做出英勇救人的反應。
    這種「行仁」的表現,從孔孟哲學中不難找到對應的道理。孔子常將「仁」與「真誠」連結,譬如:「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當一個人缺乏內心的真誠感受,禮樂對他又有何意義呢?另「巧言令色,鮮矣仁。」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的人,很少是有真誠心意的、、、等。儒家主張「人性向善」,人只要真誠,內在就會自覺而引發行善的力量(所謂「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別人」是指由親而疏,由近而遠的每一個人),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與別人有適當的關係,「行善」自然成為一種自我要求,且當選擇不做該做的事,或者選擇做不該做的事時,我們的內心裡自然會產生「不安」或「不忍」,這就是一種自我行善的要求;不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每個人的教育與成長環境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表現程度,但基本上儒家是肯定每個人都有這種「行仁」或「行善」的潛質。

參考:
1.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51117-the-reason-why-everyday-heroes-emerge-in-atrocities
2. 傅佩榮 -  哲學與人生、人能弘道

2015年12月5日 星期六

故事 - 為"茶"一生懸命


    「茶」起源於中國,而將喝茶文化引進歐洲並發揚光大則非英國莫屬了;十九世紀英國利用印度殖民地廣闢茶園和不斷精進製茶技術,現在「英國茶」已成為世界上獨樹一格的茶文化。
     公元2000年在英國創立的“NEWBY TEA”,以推廣高級茶品為主,透過品茶、愛茶超過半個世紀的創辦人親力推廣,目前已成為馳名國際的「茶精品」。創辦人尼摩賽西亞(Nirmal Sethia)現年已70多歲,他說:茶像一位"美女",當你想發掘她的內涵特質時,自然就不再只關注她的外表了;此外,茶對他來說就是生活,也像宗教和音樂一樣。
    賽西亞出生於英國倫敦,他的父親是第三代的印度裔富商,家境優渥,青少年時期也曾放浪不羈過,13歲時就向父親表明不是讀書的料,想要尋覓更刺激的生活;但是,命運之神並未放棄這個叛逆的年輕人,當他徬徨街頭時,恰巧遇見一位在茶廠工作的夥伴,經由引薦而進入倫敦最大茶商當學徒,從此他的人生開啟了新的樂章,而他也以近乎宗教的信仰詮釋這來自上帝的恩賜。
    後來,另一個機緣,他晉升為愛爾蘭最大的茶進口商駐印度的採辦,負責從印度加爾各答拍賣會採購茶葉,他的轉變和投入讓父親感到欣慰,因此資助他在印度創立Sethia Tea Estates公司,專門為英國與愛爾蘭茶商買賣茶葉,同時他花了所有積蓄買下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的一個茶園。由於他具有高超的品茶天賦,能夠精確分辨出印度不同地區產茶的細微差異,因此常讓許多買家佩服不已。
    1965年他改變跑道,回到從事黃麻纖維生意的家族企業,由於經營得很成功,使企業擴大至銀行與地產業。可是,長久以來對於茶的熱情及過去所建立的關係仍在,因此2000年初當他的姪子想開始茶生意而來找他幫忙時,他即毅然回到最愛的領域,參與創立了NEWBY TEA。公司成立之初,經營並不順利,連連虧損,曾讓他感到心灰意冷,幸好愛妻不斷的的鼓勵與支持(他感性地說:她是我的岩石,總在關鍵時刻防止我的跌落~~She was my rock, always there to stop me from falling.),讓他堅持了下來,終於使企業漸入佳境,並進行海外擴點,目前國際據點主要以中東歐與中亞為主,亞洲方面也已進駐日本、新加坡等的高級茶商通路。
            他現在最大的樂趣就是教導民眾如何喝茶,強調喝好茶絕對不能加奶、糖或玫瑰花露,茶葉的質量、水溫、沖泡時間等都是決定滋味(taste)的要素;此外,不能咕嘟喝下,而是要小口飲啜,才能喝出像經歷一趟天堂之旅的好滋味(A good cup of tea is like a journey to the heavens. It's there to delight in.)

參考:http://www.bbc.com/news/business-34748982、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byTe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