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2日 星期一

空服員術語


2016年8月16日,BBC一篇"空服員的秘密術語"的文章,喚起過去一段工作的記憶。約於1983~1988期間,當時台灣還在戒嚴時期,經濟亦正蓄勢待發,從學校畢業才21歲的我,從未搭過飛機,為了體驗看似亮麗多采的空姐生活,於是報考進了國內唯一有國際航班的公司,從此5年多的飛行歲月,使我的命運進入新的階段。因此,當看到自由作家Beth Blair整理的此篇報導,緬懷之情油然而生!

  1. Prepare doors for departure/arrival - 飛機每個門的底箱均備有逃生筏設備,起飛前空服員會依據指示負責將啟動逃生設備的插銷扳(推)至防衛(armed)位置,以確保當飛機發生緊急迫降時,逃生筏能夠在艙門打開後的數秒內自動充氣展開,俾利空服員協助乘客迅速逃生。但在一般飛機抵達機場連上地面空橋(Gate bridge)後,空服員又須解除門的armed狀態,才能開啟艙門。所以,乘客經常可以在起飛前和飛機抵達Gate時,聽到機內廣播(PA)傳出這句話。
  2. Cross-check/Cross-check complete - 透過PA或是艙內的對講機(intercom),傳達檢查完成或確認艙門處於上述armed或解除armed的術語。
  3. All-call - 機長或座艙長在艙門關上準備起飛前,或在飛機落地接近Gate前,會透過PA要求所有組員回到自己位置待命的指示。
  4. Jump-seat - 空服組員起飛與降落時坐的位置,起身時會自動彈回的座椅。
  5. Bulkhead - 隔開廚房或廁所的艙壁;許多經濟艙的乘客會選坐緊鄰艙壁的座位,因為前面的空間較大。
  6. Extender - 延長安全帶。
  7. Spinner - 有些航空班機會讓最後趕上且未訂位的乘客登機,然後再自行找位子入座,這時你可能會聽到空服員透過對講機詢問艙後同事: “We have a spinner mid-cabin. Are there any seats in the back?”
  8. Demo - 機內緊急逃生設備示範。
  9. Deadhead - 搭乘公司航班飛往其他地點以接替任務的組員(可能因為該站有組員因故無法繼續航班任務)。
  10. Redeye - 紅眼班機,泛指需熬夜的跨洋或洲的長程航班。
  11. Equipment - 即指飛機。
  12. Runners - 有些公司可能會等待轉機遲到的乘客,所以可能會聽到"We're waiting for the runners"的對話。
  13. The Chimes - 指飛行超出或低於10,000英尺,或前方有亂流的警告。
  14. The Call Button - 機上每位乘客需要服務的呼叫鈴。"the call button etiquette"係指乘客在機上宜遵守的禮節;除了因為餐飲不小心打翻、身體不適等情況外,若你想有第二次的服務(如第二杯飲料),請最好在確認所有旅客均獲得航班提供的服務(如餐飲)後,才使用服務呼叫鈴。
參考:http://www.bbc.com/autos/story/20160816-the-secret-lingo-of-flight-attendant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