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危難見真性


    中國有句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私是人的天性,相信大多數的人在任何情況下,均會以自己的利益或生存為優先,而做好事可能是經過衡量未來的好處罷了!難道只有那些修道/悟道的人才有可能做到「利他主義」(altruism)
      在巴黎恐攻之後,BBC有一篇特別報導,探討為何有些人可在面對生死存亡的危難時選擇捨身救人呢?例如:歹徒在巴黎Belle Equipe街上的一家餐館瘋狂掃射時,一位男士用自己的肉驅抵擋子彈以解救身旁的人;另在距離2000里遠的貝魯特,同樣有一位勇士,隻身與穿著炸彈背心的激進份子搏鬥,最終制伏歹徒並解除了一場可能慘烈的傷亡。滔滔天下,這些英勇的故事有如汪洋中堅定閃爍的燈塔,點亮了人性最美的光輝。
     依據耶魯大學學者David Rand研究,人思考的時間愈少,愈可能有不自私的表現;他做了一項簡單的金錢遊戲實驗,發現當玩家在愈匆忙時,表現得愈大方,也愈可能和其他的玩家分享金錢;雖然不同人之間測試結果會有些許差異,但平均來說,人通常在未經思考下會傾向合作和友善。此外,Rand特別訪問獲得「卡內基英雄獎章」的50個人,大約九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英勇行徑是出於直覺,但即使有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他們仍會做出相同的決定;大部分的案例顯示,懷疑似乎從未在他們的腦中出現過,就算因此可能危及他們的生命;也就是說他們的義舉是高度自動、直覺的反應。我們的大腦有快速和緩慢的兩種思考模式,緩慢的思考模式屬於有意識、分析與邏輯性的;快速的思考模式則是自動操作,屬於習慣性及立即的反應。因此,Rand認為英勇行為多屬出其不意,但若平時有強化同理心的修為,在危難時刻才能快速做出英勇救人的反應。
    這種「行仁」的表現,從孔孟哲學中不難找到對應的道理。孔子常將「仁」與「真誠」連結,譬如:「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當一個人缺乏內心的真誠感受,禮樂對他又有何意義呢?另「巧言令色,鮮矣仁。」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的人,很少是有真誠心意的、、、等。儒家主張「人性向善」,人只要真誠,內在就會自覺而引發行善的力量(所謂「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的實現,「別人」是指由親而疏,由近而遠的每一個人),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與別人有適當的關係,「行善」自然成為一種自我要求,且當選擇不做該做的事,或者選擇做不該做的事時,我們的內心裡自然會產生「不安」或「不忍」,這就是一種自我行善的要求;不過「性相近也,習相遠也」,每個人的教育與成長環境不同,當然會有不同的表現程度,但基本上儒家是肯定每個人都有這種「行仁」或「行善」的潛質。

參考:
1.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51117-the-reason-why-everyday-heroes-emerge-in-atrocities
2. 傅佩榮 -  哲學與人生、人能弘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