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葉嘉瑩說《陶淵明飲酒詩》- 9

第十八首
子雲性嗜酒,家貧無由得。
時賴好事人,載醪祛所惑。
觴來為之盡,是諮無不塞。
有時不肯言,豈不在伐國。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
  西漢楊雄字子雲,文章、詞賦、學問都很好。《漢書˙楊雄傳》說他〝家素貧,嗜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餚,從遊學。〞但是,王莽篡漢,改國號為〝新〞,楊雄曾做過一篇叫做《劇秦美新》的文章,是歌頌讚美王莽新朝的。王莽在準備篡位時,曾編造了許多〝符瑞〞來製造輿論;可是當做了皇帝之後就不喜歡符瑞了,所以誰再敢談符瑞,他就嚴加懲罰。楊雄懂得古文字,有些談符瑞的人曾經跟楊雄學過古文字,因此就牽連到楊雄,王莽派人來捉拿他時,他心裡害怕就從樓上跳了下來,差一點沒摔死,這說明,楊雄對於生死禍福還沒有達到超脫的地步。
    陶淵明此詩用了楊雄家貧、嗜酒、少交遊、偶然有人帶著酒菜來拜訪他這幾點意思,這也是陶淵明自己的生活體驗。於是,陶淵明常常要等待帶著酒來登門拜訪,請教一些問題的人,他們提出一個問題,陶淵明就解答一個問題,而且盡量滿足給予解答;可是若來者要是提出不正當的問題,他就〝有時不肯言〞,而那是甚麼樣的問題呢?是〝豈不在伐國〞。
    春秋時期魯國有個柳下惠,其實他的名字叫展禽,〝柳下〞是他住的地方,〝惠〞是他的谥號。他在魯國擔任〝士師〞的官職,曾三次被罷免,卻不肯離開魯國去別的國家求官,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如果我〝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如果我〝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漢書˙董仲舒傳》說:有一天魯國的國君問柳下惠:〝吾欲伐齊,如何?〞柳下惠回答說:〝不可〞;可是他回家後面有憂色說:〝吾聞伐國不問仁人,此言何為至于我哉?〞就是說,侵略別的國家這種不正道的事情不可以拿來問一個仁德的人,魯君拿這種事情來問我,是否我在他的眼裡是一個不仁德的人呢?
    〝仁者用其心,何嘗失顯默〞,〝失〞是錯誤,〝顯〞是明白地表示,〝默〞是沉默不語。一個仁者,在做與不做、說與不說之間,不會出一點點錯誤。

第十九首
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
將養不得節,凍餒固纏己。
是時向立年,志意多所恥。
遂盡介然分,拂衣歸田里。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
世路廓悠悠,楊朱所以止。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
  孟子說:〝仕非為貧也,而有時乎為貧〞;儒家主張仕當以天下為己任,讀書人做官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實現救國救民的政治理想,可是有的時候,做官只是為了掙得一份俸祿以養家餬口,那並不是不可以,只是為了養家餬口去做官總是不得其法(〝節〞是法度或法則),就擺脫不了寒冷與飢餓的糾纏;陶淵明在還不到三十歲已經對官場上官官相護、排除異己、同流合汙、吹牛拍馬等感到可恥,所以就決定保持清白的本分,寧可回到鄉下去種田。
    〝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意思是四時節氣的變化,以及時間的悠長(〝星氣流〞指天上星宿的運轉;〝亭亭〞形容時間的悠遠;〝一紀〞代表十年或十二年),陶淵明自從歸隱種田之後,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堅持住了,一直沒有改變決定。
    楊朱是戰國時候的人,《列子》上有一個故事,說楊子的鄰居丟了羊,請了許多人去追,因為大路之中有歧路,歧路之中又有歧路,不知那羊跑到哪裡去了。《淮南子》又記載:〝楊朱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逵路〞就是四通八達的路;人世間向外追求是不可恃的,因為它必須依賴很多外在條件,而一切外在條件都是可變的,就好像歧路之中又出現歧路,最後很可能是一場空。
    《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然後有定,定而後有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也就是說,一旦有了一個最好的選擇(追求自身的完善),就應該〝知止〞,把它持守住,如此對於所學得〝道〞,才能真正有所得。

    〝雖無揮金事,濁酒聊可恃〞用了漢朝疏廣、疏受的典故。疏廣與疏受兩兄弟官位都很高,後來都辭官不做了,臨走時皇帝賜給他們黃金五十斤;回鄉之後,他們每天與鄉親父老飲食遊宴,與朋友們一起分享,別人勸告應顧念子孫,不要揮金如土;他們卻說:我們的子孫若好,留下這些錢就會增加他們的懶惰,如果他們不好,留下這些錢就會增加他們作惡的機會。陶淵明辭官歸隱和沒有金錢留給子孫是和二疏相似的,另外他喜歡喝酒,仍有人送酒給他並和他談到了做官的事,所以引起他在詩中這麼多的感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